近期,DeepSeek高薪招聘的消息在全網被刷屏了,很多高階崗位都達到了百萬年薪,實習生崗位日薪也能達到上千元。此外,據很多招聘網站統計,在TOP20的熱招崗位里,最少有5個是和AI相關的。
此外,《哪吒2》在影視行業票房的驚艷登頂,更是人盡皆知。
兩個看似不相關的現象卻揭示了同一個趨勢:在不遠的將來,在AI爆炸的時代里,我們都會迎來所在行業的“巨大變革”。它們都指向了一個核心關鍵詞——重塑。
01、《哪吒2》登頂的背后,有AI的力量
《哪吒2》的霸榜即是偶然、也是必然,更是從一個側面證實了AI對內容創作的巨大推動。如果你深入了解過就知道,在《哪吒2》里是用了大量的AI輔助的。
一個是在前期概念設計階段,首先是通過AI輔助生成角色的概念圖,然后設計師們再在概念圖上進行加工。另外一個就是在特效制作階段,在以前呢,如果要制作一個奇幻的場景或者生物模型,需要花費大量經費去做真人動作的捕捉和模擬,然后再進行人工建模。現在只需要輸入場景和參考圖,AI就可以生成完整的特效場景;在輸入生物的特征后,AI馬上就能做出各種奇幻生物……
當然,AI和影視作品的深度融合不止這些。比如,在創作概念和劇本生成上,以前都是導演憑借自己的經驗和靈感來手繪分鏡頭的腳本的,而編劇是靠著閱讀和深厚的閱歷來進行創作的。如今,采用AI,它不但能夠分析大量優秀影視作品的鏡頭和節奏,還可以在輸入大綱后,直接生成分鏡頭的腳本,甚至還可以分析觀眾的偏好,幫你來預測熱門題材。
再比如,在創意這塊,以前主要靠團隊的直覺,或者做小規模的試映,來不斷調整劇本,但是如果改用AI,它可以直接預測不同劇情的走向帶給觀眾的喜好度。AI的介入和融合,不但對電影行業起到了提質、降本、增效的作用,同時還帶動了電影+周邊業態的就業。
02、當AI遇見ERP:制造業的“智慧革命”正在發生
AI 對影視行業的推動,只是冰山一角。制造業也正在經歷一場由 AI 引領的智慧革命。
想象一下:工廠里的機器會“主動說話”,生產線能“預測未來”,庫存管理像“自動駕駛”一樣精準……這些聽起來像科幻片的場景,如今正通過AI與ERP系統的深度融合,悄然改變著制造業的每一個環節。
從“猜謎”到“預言”:AI讓生產計劃更精準
過去,企業制定生產計劃就像“猜謎”——依賴經驗估算銷量,結果常常陷入“旺季缺貨、淡季積壓”的困境。
而現在,AI能分析ERP中數年的銷售數據,并聯網預測市場趨勢,像一位“預言家”般精準的預測需求,并基于預測動態調整生產計劃及采購計劃,讓生產計劃從“事后補救”變成了“提前布局”。
質檢員有了“火眼金睛”:AI助力零缺陷制造
把AI融合的汽車質檢里,AI視覺系統、3D點云掃描,它可以非常快速地識別毫米級的瑕疵。特斯拉的上海工廠,自從引入了AI的檢測,良品率就從原來的92%一下子拉到了99.5%。
過去人工抽檢需要20人三班倒,現在只需3人復核AI結果,AI讓“零缺陷”制造不再是一句口號。
24小時在線的“工廠醫生“:AI預防設備故障
深夜的工廠里,一臺機床突然震動異常。AI結合計算機視覺技術,實時分析生產線上的產品圖像或傳感器數據,通過ERP系統自動觸發質量異常工單,并自動將生產任務切換到備用設備。
AI代替了人工設備監控,有效減少了設備的意外停機時間和維護成本,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設備守護神”,讓工廠告別“救火式維修”。
財務部的“數字員工”:AI讓財務管理升級
月末的財務室燈火通明?這樣的場景正在消失。AI能自動核對ERP中數萬張發票和訂單,發現金額偏差會自動標紅,還能對異常數據進行解讀,生成自然語言的分析報告。
更厲害的是,AI能通過分析歷史數據,提前預警現金流風險。比如發現某客戶連續三期延遲付款,系統會自動調低其信用額度。AI讓財務從“記賬員”升級為“風險管控師”。
除此之外,還有智能報價、智能工藝、智能變更等更多的AI應用場景,這些變革的核心,就是讓制造過程“長出大腦”,通過人機結合,重塑制造和管理的新模式。
數據代替經驗
老師傅的“直覺”很重要,但AI能同時分析十年數據+實時市場動態,決策更精準。
柔性打敗剛性
過去一條產線只能生產一類產品,現在AI讓“千人千面”的定制化生產變得越來越容易。
預防優于補救
從設備維修到庫存管理,AI總在問題發生前按下“暫停鍵”。
03、未來已來,您準備好了嗎?
在這場制造業的“智慧革命”中,AI與ERP的結合就像給工廠裝上了“數字心臟”和“智能神經”。它不再是一場技術秀,而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力重塑: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質量更高。那些率先擁抱變化的企業,正在書寫屬于AI時代的新制造傳奇。
當然,在這場巨變里,需要適應變革的不光是應用者,所有的AI公司也要在這場變革里求生存、求創新。就像OpenAI近期宣布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ChatGPT的搜索功能,不需要再注冊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背后,正是因為DeepSeek直面競爭,讓這個遙遙領先、風光無量的領先者不得不進行調整。往后看,整個AI市場的服務將面臨降價,基礎服務免費化將會成為行業的標準,未來AI公司想賺錢,更多地來自對企業的深度服務和更高階的功能。
在AI時代風口向我們吹來的時候,您準備好了嗎?
是想成為AI時代的弄潮兒,還是愿做被遺忘在站臺上的“曾經的舊人”?
是想伸手主動擁抱AI,還是恐懼變革、繞道遠行?
這是時代留給我們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