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對于廣大中國企業,正面臨數字化之痛,痛的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過多,孰對孰錯,難下定論。
談到數字化不提ERP,總是少了點靈魂。談到ERP,作為中外代表性軟件的用友和SAP,不提又顯得不夠誠意。既然是中外代表性的ERP軟件,當然其差異點也最為明顯,本文主要對比用友U8,SAP R3在軟件上部分功能和業務邏輯上的差異,管中窺豹,看中外企業管理思想異同,從而啟發中國企業軟件選型的思路。
首先,我想分析的是主數據維護的差異,這是由于主數據的維護規則決定了用友和SAP的本質性區別。在用友的體系結構中,屬于業務-財務的松結合,業務可以獨立于財務進行操作。
例如,一些企業由于規模和資金限制只使用了用友的財務和庫存管理模塊。這意味著企業僅使用軟件管理庫存數量,庫存金額并沒有來源,需要在財務系統外部進行核算,總賬內需要手工制作憑證。這可能導致業務數據與總賬數據不一致。
相比之下,SAP屬于業務-財務的緊密結合。業務數據必定會生成財務憑證,例如,倉庫中的物料移動一旦過賬就會自動生成財務憑證。
這意味著業務的變化與財務的變化是同步進行的,這也決定了SAP中基本信息維護的關鍵性和重要性。這種模式也反映了用友系統和SAP的本質差異:用友側重于后端財務控制,而SAP更注重業務的前端控制。
由于SAP系統自動生成財務憑證,因此在維護每個業務信息的基本檔案時必須同時維護相應的財務信息,以確保過賬的準確性。
以物料主數據維護為例,用友的維護相對簡單,只需維護物料的基本信息,其他信息可以根據企業需要自行維護。
然而,在SAP中,維護則更為復雜,需要包括財務、采購、銷售、質量、倉儲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決定了物料在各個模塊中的業務走向。
在用友的概念中,存貨檔案的維護通常與財務脫鉤,不需要維護財務信息,也無需經過財務審核。日常物料移動在未記賬之前不會產生金額數據,財務控制會生成憑證。
相比之下,SAP的維護更為復雜,除了必須的財務成本信息外,還需要維護采購、銷售、質量、倉儲等信息。這些信息的正確性對整個業務流程至關重要。
如果前端維護出現錯誤,可能導致整個業務鏈出現問題,甚至影響財務月結的進行。由于SAP系統本身較為復雜,主數據維護規則也相應復雜。
由此看出,SAP是一種完全的前端控制型軟件,強調前端業務控制的規范程度。前端業務的規范程度決定了企業使用SAP的能力。如果前端控制不善,財務賬務將會變得混亂。
這種性質要求財務人員必須深入了解前端業務,具備一定的掌控能力,以確保SAP內的財務賬務準確無誤。不僅是物料主數據,供應商和客戶主數據也需要相應的維護,包括統馭科目信息和信用條件等。
然后來分析成本中心和生產訂單之間的差異。在用友系統中,所有工單的開立都要掛靠成本中心,而成本中心是主要的結算單位。
所有發出的物料和費用都需要掛靠成本中心,但并非強制要求掛靠生產訂單。生產訂單在這里只是輔助的統計項目。對于那些必須掛靠生產訂單的物料,需要相關人員檢查是否已經掛了訂單。
相反,在SAP中,生產訂單是成本結算的主要單位,而成本中心則是一個統計指標。當成本中心和生產訂單同時存在時,以生產訂單的規則為優先。
在SAP的生產訂單維護界面,甚至沒有相應的成本中心可供選擇。只能選擇生產線和工作中心,而這兩者間接對應著成本中心,這意味著生產訂單和成本中心之間存在間接的對應關系。
在用友系統中,可以選擇某個成本中心下的所有生產訂單,而在SAP中只能選擇某些訂單歸屬于哪個工作中心或生產線,從而確定其對應的成本中心。
SAP嚴格遵循生產模型的基本邏輯。在創建生產訂單之前,必須完整創建物料主數據、BOM、工藝路線和作業成本體系(后三者對于估算標準成本至關重要)。
成本核算以訂單為最基本單位,即使是成本中心發生的費用也會按照每條生產訂單的產量進行分攤。同時,系統會計算每條生產訂單的材料實際消耗和報廢率,并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產生訂單結算的成本差異。
用友相對較為寬松,不一定需要工藝路線、BOM和作業成本。即便掛靠到工單的BOM材料也可以靈活調整。對用友而言,生產訂單僅僅是與生產業務相關的一個統計項目,無需按照生產訂單來結算成本。
實際上,成本核算通常由財務統一控制,在用友系統中,成本核算模擬了訂單結算的邏輯,但最終的核算結果可能是在系統外手工完成,然后輸入系統進行記賬,以更新存貨價值。
從這兩者的對比中可以看出,SAP要求企業對生產制造業務進行深入、全面、精細化的管理,包括BOM、工藝路線和作業成本等方面需要專業人員和管理部門進行維護和管控。
這也意味著只有規模和管理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制造企業才能實施這樣的管理方法。財務成本與生產制造業務的緊密結合決定了財務成本必須對制造業務有深入的理解和控制力,否則財務成本將成為垃圾數據的集中地,對財務工作造成較大壓力。
相比之下,用友系統相對簡單,靈活性較高。財務成本和生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脫離,體現了相互職責的明確性。制造業務中的薄弱環節無法直接反饋到財務成本上,從而減輕了財務工作的壓力。
在用友和SAP之間,存貨核算方式存在顯著差異。在SAP中,我注意到最大的不同之一是其采用了標準價和移動平均價并行的管理模式。
在SAP中,對于產成品,采用標準價管理。在新建物料主數據時,系統要求按照BOM和工藝路線估算一個標準價或標準成本。在日常發貨和接收過程中,系統以標準價入賬。
在月結時,根據生產訂單結算成本,計算一個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該差異在庫存和消耗之間分攤,此時為實際成本。
另一方面,對于原材料,SAP使用移動平均價管理。每次新的采購入庫下達后,主數據內的價格會更新。
這種邏輯與用友相似,可以理解為SAP在每做一筆單據時進行用友式的記賬,因此價格變動是連續的。這樣的特性導致SAP需要維護每個物料主數據中的價格控制模式。
與之相比,在用友中,一般企業更傾向于采用移動平均價或者全月平均價。存貨價值只在月底手工記賬后才會出現,平時的物料移動并不產生憑證,因此存貨價值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
用友的控制特性相對較松,不需要為每個物料維護一個價格控制模式,而是在倉庫信息中維護。相同倉庫采用相同的存貨計價方式,一個倉庫中同一物料號只有一個價格,這極大減少了財務的維護工作。然而,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即物料在倉庫之間調撥可能會導致價格上的差異。
此外,SAP弱化了倉庫(庫位)的作用,因為所有屬性都由每個物料的主數據決定。倉庫在存貨計價方面并不起作用,只是類似于一個物料分類的存在。在SAP中,不同工廠的價格體系可能不同,而同一工廠下,不管在哪個庫位,同一物料號只有一個價格。在不同工廠下,受物料移動的履歷不同,價格可能會有差異。
然后是報表和期間概念的差異,SAP讓終端用戶最頭疼的莫過于報表問題,而該問題的最大的特點在于SAP并無用友一樣嚴格的期間概念,尤其是財務報表上除了FAGLL03的余額表,類似于用友的多欄賬、明細賬不但沒有而且即便開發也少有能開發出具有期初和期末余額這種形式的報表。
從SAP的內部報表形式來看更貼近原始的數據庫查詢,而用友的每個模塊中報表都是一個獨立的功能并不是簡單的SQL查詢,其復雜程度可以和該模塊的一個功能相媲美。
由于SAP一大特色就是只實施功能和業務流,報表需要另外開發,導致開發不到位則用戶使用困難,尤其是對報表需求比較高的財務而言。因此也有一種說法,SAP的使用友好程度和報表開發的能力密切相關。
另外SAP即便有快捷的QUERY自定義報表,但無法獲得像用友一樣的有類似出入庫匯總表,這樣隨著篩選條件變化而匯總方式變化的動態匯總表。
SAP的自帶報表基本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對于開發的報表,視開發者的能力而言,但尚未見過有開發出類似用友余額表的情形。
根據從業者的闡述,SAP在中國企業應用最大的絆腳石,也是沒有定制的財務報表系統。但也不是一無是處,SAP報表的最大好處是便捷的二次開發能力,對于供產銷的業務部門而言反而比較有優勢,另外在報表查詢上有著用友不可比擬的靈活性。
由于SAP缺乏期間的概念也讓財務人員在應用時大為頭疼,如果想在本月看某個費用的累計發生額,那么在用友只要查詢明細賬最后的余額即可,但是在SAP可能要篩選整個年度的數據。
最后說說,SAP和用友的對比結論,SAP對企業管理的要求相對較高。首先,SAP的業務結構相比用友更為嚴謹,雖然前期實施時可以進行靈活配置,但一旦流程配置完成,必須嚴格按照流程運行。違背流程可能會對后期的財務報表和月結產生深遠影響,甚至影響整個公司的業務正常進行。
這也意味著采用SAP的企業需要持續改善自身的業務流程和管理規范,將管理的側重點前移,控制前端的每一個關鍵業務節點,包括一些國內企業經常忽視的方面,例如主數據的維護和BOM維護等日常性基本工作。
管理是一項細致入微的工作,需要重視每一個環節。通過源頭解決管理問題,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確保流程的穩定性,財務數據必須真實反映業務實際和管理實際,不論是好是壞,這是SAP倡導的核心概念,也是國外管理中最為務實的理念。
與SAP相比,用友的軟件架構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其定制化的報表模塊主要為國內用戶開發。雖然用友也朝著國際化軟件的方向發展,但其基本架構更適應國內企業的一些特征。
例如,在前端業務管理方面,用友相對缺乏重視或控制力不強,而對后端財務卻存在各種賬務調整的需求。這導致了軟件刻意讓業務和實際保持一定程度的脫離,以適應這種管理需求,也反映了國內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然而,對于財務而言,在用友上只需調整一筆總賬,相比在SAP上不斷調整業務進而調整財務數據更為簡便、迅速,且風險較小。盡管如此,這種管理理念也可能使得應用用友的企業在推進管理方面缺乏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