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四五”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建筑工業化加速發展,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力。設計院所行業要抓住新機遇,直面新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
采購管理是設計院所項目推進的重要環節,如何打造從采購立項與計劃、采購文件與過程、采購定標與合同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建立統一、靈活、陽光的采購平臺勢在必行。
設計院所采購管理4大痛點:
采購管理體系統一難:設計院所單位總部管理層和各生產單位對于采購的管理需求不同,無法基于統一的采購管理體系構建集采平臺,需要匹配調整采購制度和優化采購流程。
配套經營預算落地難:設計院所涉及項目采購費用占比較高,通常需要結合院所總體預算和項目預算進行交叉管控,在實際采購管控過程中由于進度、供給等原因,使得配套經營預算很難落地,經營預算支出缺乏管控。
供應商評價體系規范難:設計院所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通過大量的供應商合作支撐業務采購,但未能對供應商進行體系化管理,供應商評價體系主管評價方式不客觀不規范,缺乏供應商等級設定、評價構成維度設計和供應商指標庫等。
采購決策數據支持難:設計院所采購涉及維度復雜,采購數據采集困難,無法從不同角度實現不同維度統計、從不同層級實現不同統計需求,不利于決策層通過采購數據實現定量決策。
致遠設計院所采購管理解決方案
全周期精細化、規范化、流程化管控
致遠基于COP協同運營平臺,打造設計院所采購管理解決方案,覆蓋外協管理、采購計劃、采購過程、采購定標合同等環節,按照前、中、后三個階段的管理分別開展,實現采購全閉環管理。
其業務邏輯如下圖所示:
1、外協管理
信用代碼校驗審核 強化外協單位管理
平臺支持自定義按照工程類、設備類、服務類三類分包商信息庫,通過線下分包商考察后,根據不同類別分包商分別發起入庫申請。填寫入庫申請時,可通過輸入信用代碼進行校驗。
對于已經入庫的分包商可以通過信用代碼校驗后直接調用分包商基礎信息,確實未入庫的可通過填寫信息滿足基礎信息填寫要求。分包商通過信用代碼引用《合格分包商庫》自動帶出基礎數據更改經審批生效,若無信用代碼則先行入庫。
2、采購計劃
在線統一管理,一表呈現一目了然
通過標題選擇項目名稱后,可帶出項目基礎信息,發起總部管理、技術服務、工程施工、設備物資、固定資產、預采購項目的立項審批。
采購項目立項審批后形成采購計劃信息表,作為采購管理的核心,后續采購計劃完成節點過程的數據信息都會回寫到該信息表,構建完整的采購計劃信息數據。根據項目編碼選擇已立項項目,帶出項目具體信息,對于項目涉及多標段的,可以按照標段進行分別管控,實現多級項目采購管理。
3、采購過程
流程化管控,執行更高效
采購執行過程中,基于項目的每一個標段進行采購預算審批,通過項目所屬標段選擇供應商,對應的采購控制價需要通過線上審批,作為審計依據。
采購過程中依據項目標段進行單次采購管控,明確采購文件,審批后自動更新至采購信息庫中,作為采購依據。基于不同類型采購匹配采購文件管控內容,滿足采購文件審批內容填寫和自動流轉。
4、采購定標合同
全過程動態追蹤、清晰完整
采購定標主要包括正常采購、預采購和單一來源三種方式進行確定后報批,審批同意后更新定標記錄。
正常采購包括公開招標、比選、邀標,按照規定程序招標完成后,直接通過《定標記錄表》審批確定推薦中標人,自動觸發采購合同進行評審,更新采購計劃信息表和相應采購記錄;預采購方式需先通過預采購結果審批表才可發起定標記錄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前置流程為成交價評審,通過線下談判后發起成交價評審,上傳單一來源合規化依據文件或關聯相應前置流程,選擇標段采購控制價后,可進行成交價比對評審,超出采購控制價的無法通過審批。
采購合同評審嚴格按照項目和標段進行報批,采購合同信息審批后進入項目標段檔案信息。在發起采購合同評審時,先行選擇招標的項目和分標標段,對于未定標標段無法選擇的,無法發起審批,實現強制聯動標段管理。通過選擇項目對應標段后,才能根據相應標段選擇到相應的中標合作商,不能直接填寫中標合作商,實現合同與中標結果的關聯。
對于標準合同模板可直接選擇不同類型的標準文本,對于非標合同可上傳線下確認的最終合同版本,由經營部門分配委外合同碼,作為財務支付唯一編碼。
設計院所采購管理 5大應用價值
發揮院所集團管控優勢
提升院所采購工作效率
節省院所總體采購成本
降低院所采購整體風險
建立院所陽光采購平臺